翅果油樹(Elaeagnus mollis Diels)是一種珍貴的木本油料植物,主要分布于中國陜西、甘肅、四川等地區。翅果油樹果實的加工過程主要包括采摘、清洗、干燥、脫殼、榨油等步驟。以下是對翅果油樹果實加工的詳細介紹。
### 1. 采摘
翅果油樹的果實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0月。果實成熟時,外皮呈黃褐色或紅褐色,果肉柔軟,果核堅硬。采摘時應選擇晴天進行,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時采摘,以免果實受潮發霉。采摘時要注意輕拿輕放,避免果實破損,影響后續加工質量。
### 2. 清洗
采摘后的果實需要進行清洗,以去除表面的泥土、雜質和殘留的農藥。清洗時可以將果實放入清水中,輕輕攪拌,使雜質隨水流走。對于較為頑固的污漬,可以用軟毛刷輕輕刷洗。清洗完畢后,將果實撈出,瀝干水分。
### 3. 干燥
清洗后的果實需要進行干燥處理,以降低水分含量,延長保存時間,并為后續的脫殼和榨油提供便利。干燥方法主要有自然晾曬和機械烘干兩種。
- **自然晾曬**:將果實均勻攤放在通風良好、陽光充足的地方,避免直接暴曬,以免果實變質。晾曬過程中要定期翻動果實,確保干燥均勻。一般需要晾曬3-5天,直至果實含水量降至10%以下。
- **機械烘干**:如果條件允許,可以使用烘干機進行干燥。烘干溫度一般控制在40-50℃,時間根據果實含水量和烘干機的性能而定,通常需要6-8小時。機械烘干可以縮短干燥時間,提高效率,但要注意控制溫度,避免果實營養成分的損失。
### 4. 脫殼
干燥后的果實需要進行脫殼處理,以分離果核和果肉。脫殼方法主要有手工脫殼和機械脫殼兩種。
- **手工脫殼**:對于小規模加工,可以采用手工脫殼。將干燥后的果實放在硬質平面上,用木槌或石塊輕輕敲打,使果核與果肉分離。手工脫殼雖然效率較低,但可以避免果核破損,保證果核的完整性。
- **機械脫殼**:對于大規模加工,可以使用脫殼機進行脫殼。脫殼機通過機械擠壓和摩擦作用,將果核與果肉分離。機械脫殼效率高,但要注意調整脫殼機的參數,避免果核破損或果肉殘留過多。
### 5. 榨油
脫殼后的果核和果肉可以分別進行榨油處理。翅果油樹的果核和果肉都含有豐富的油脂,但兩者的油脂成分和含量有所不同。
- **果核榨油**:將脫殼后的果核進行破碎,然后進行榨油。榨油方法主要有冷榨和熱榨兩種。
- **冷榨**:冷榨是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榨油方法,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油脂中的營養成分和天然風味。冷榨的油脂顏色較淺,口感清香,但出油率較低。
- **熱榨**:熱榨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的榨油方法,可以提高出油率,但高溫會破壞部分營養成分,油脂顏色較深,口感較重。熱榨后的油脂需要進行精煉處理,以去除雜質和異味。
- **果肉榨油**:果肉榨油的方法與果核榨油類似,但由于果肉含水量較高,榨油前需要進行干燥處理,以降低水分含量,提高出油率。
### 6. 精煉
榨出的毛油中含有一定量的雜質、水分和異味,需要進行精煉處理,以提高油脂的品質和穩定性。精煉過程主要包括脫膠、脫酸、脫色和脫臭等步驟。
- **脫膠**:通過加入熱水或酸液,使油脂中的磷脂和蛋白質等膠質物質凝聚,然后通過離心分離或過濾去除。
- **脫酸**:通過加入堿液,中和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,形成皂腳,然后通過離心分離或過濾去除。
- **脫色**:通過加入活性白土或活性炭,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和雜質,然后通過過濾去除。
- **脫臭**:通過高溫蒸汽蒸餾,去除油脂中的異味和揮發性物質,提高油脂的香氣和穩定性。